走进兴隆古塔 寻找佛顶骨舍利埋藏千年的秘密!
兖州兴隆塔(图片来源:兴隆文化园)
兴隆塔的前世今生(图片来源:山东摄影家协会)
兴隆塔的前世今生
兖州兴隆塔位于兖州城内今博物馆院内。这里原是著名古刹兴隆寺的旧址,塔即因寺得名。兴隆塔为十三层的楼阁式建筑,平面八角形,通高54米,分上下两部分,呈母子相托状。下边的七层粗壮雄浑,层间设回廊,饰有雕刻精致的盲窗。上六层骤缩细小,直入云端,仿佛是将另一个小塔置于大塔之上。两截间形成2米宽的阳台,四周有石雕栏杆,凭栏远眺,风物尽收眼底。
俗传夏至日太阳初升,城西三十里的嵫阳山奎星楼其影绰绰可现,霞光蔚成兖州八景之一的“兴隆塔影”。宝塔倩影,山色流金,牧童笛声,古庙松柏,仙人踏歌,灵光生辉,相映成趣,实为齐鲁一大难得的人文景观。
隋朝,开始起建兴隆塔
兴隆塔位于古九州之一的山东兖州境内,系津浦线上的第一高塔,始建于隋仁寿二年(公元602年),是隋代全国第二批兴建的五十三舍利塔之一,因兴隆寺而得名,唯寺塔存留至今。
唐朝,所造之塔是否为兴隆塔?
现存之塔基与唐代咸通十一年(870)十月所造立的“朱常庆等《陀罗尼经》幢”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,故“现存之兴隆寺塔,其基座甚至基座之上的若干层塔身,也可能是唐代甚至更早的遗物”。现仍保存在兖州区博物馆的五代后梁乾化二年(912)正月龙兴寺残碑中亦提及寺塔,故可以推断,唐至五代时期,该寺院始终存在着寺塔,只是与现存之寺塔的关系如何,尚值得进一步研究。
宋朝,为安奉佛顶骨舍利再次建塔
宋代,在兖州龙兴寺僧侣的主持下,兖州社会僧俗各界人士、以及包括东京等觉禅院等多所寺院积极助缘,于嘉祐八年(1063)再次建塔,以“安葬于阗光正大师从西天取得世尊金顶骨真身舍利”。这次修建的是“髙峻入云”、“峥嵘直倚天……举手挹云烟”的十三层佛塔。
康熙年间,形成塔上塔的独特景观
该寺塔于清康熙年间因地震被毁,在对基本保持完好的下部七层稍作修整后,再于其上修建石栏和六层子塔,形成现在所见之形制。由此推测,宋代所建之寺塔,其高度应远远超过现在所见之五十四公尺。
林徽因、梁思成夫妇测绘兴隆塔(图片来源:资料图)
1936年7月,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林徽因、梁思成夫妇曾专程到兖州来测绘此塔,并录入了《中国建筑史》。
兴隆塔地宫出土佛教圣物(图片来源:资料图)
2008年8月,兴隆塔地宫出土一批珍贵的佛教文物圣物,包括鎏金银棺、舍利金瓶、石函、安葬舍利碑刻等国家一级文物和世尊金顶骨真身舍利等佛教圣物,使兖州成为国内又一佛教圣地。
兴隆塔因何起建?
隋文帝“振兴”佛教
隋文帝杨坚,本身是一个十分虔诚的佛教徒,坚信自己取得帝位是佛祖护佑的结果。
据《释氏稽古录》记载,杨坚自幼就是由一个名叫神尼智仙的刘姓尼姑抚养长大的。他七岁时,神尼智仙告诉他:“佛法将灭,一切神明今已西去,儿当为普天慈父,重兴佛法,一切神明还来。”后来果然发生了北周武帝的大规模灭佛事件。因此在杨坚做皇帝后,便把振兴佛教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和治国方针。他在全国范围内建寺庙、造佛像,不遗余力。
史料记载,当时兖州选定的建塔地点“以瑕丘县普乐寺最为清静,即于其处奉安。”瑕丘县是今兖州在宋代以前的名称。当时奉命护送舍利的高僧,则是兖州籍的法性。《续高僧传》记:“释法性,兖州人,少习禅学……开皇十四年文帝东巡搜访岩穴,因召入京住胜光寺。仁寿二年,敕诏送舍利于本州普乐寺……”
北宋,起塔供奉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
隋朝时所建造的舍利塔,塔体都比较小,而且大部分为木材搭建,因此很难保留下来(见《关于隋朝舍利塔的复原研究》,载《故宫博物院院刊》2001年5期)。兖州的舍利塔当然也不会例外。
据地宫出土的“安葬舍利”碑文记载,北宋兴隆塔所在之寺名“龙兴寺”,是兖州地方佛教首刹。在塔上还有北宋嘉祐八年(1063)的题名碑记,及清代康熙三十一年(1692)、三十五年(1696)、三十九年(1700)和五十七年(1718)的碑刻。证明兴隆塔在历史上是有过多次重建和维修的。
宋代于阗国法藏王子迎请佛舍利,经由皇帝同意到峨眉山、五台山、泗州巡礼,最后到兖州,选择兖州龙兴寺(即兴隆寺)泗州院为其终老之处。之后,法藏致书州府以后,兖州才上奏朝廷请求建塔安葬舍利的。但朝廷只同意龙兴寺(兴隆寺)和重光寺,精妙寺3寺及下属32院共同集资建塔供奉舍利。直到兖州龙兴寺大悲院主讲经僧法语,得以重建兴隆塔供奉佛顶骨舍利。
最终,在北宋嘉祐八年(1063)再次建塔,以“安葬于阗光正大师从西天取得世尊金顶骨真身舍利”。千年以来,兴隆塔地宫安奉着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,庇护着一方水土的人们,一段段关于信仰与坚持,端信与包容,神秘而美好的佳话流传至今……